坚韧、严谨和幽默助力 INEOS 多年来一次又一次经 受住了风雨考验。但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持久发展,也 得益于其精明的商业头脑、稳固的财务基础,以及在 负责任地管理债务方面的良好业绩记录。作为一家企 业,INEOS 目前面临更加严峻的经营环境,尤其是其 欧洲业务——这些业务已受到能源成本飙升和碳税重 压的严重影响。
Jim Ratcliffe 爵士在致欧洲政界人士的公开信中 表示:“通过去工业化来实现欧洲脱碳是愚蠢的。我们 失去了就业机会和安全保障,而二氧化碳(CO 2 )最终 还是会飘回欧洲上空。”
INEOS 在科隆运营着欧洲最大、最先进的综合性 石油化工基地之一。
该德国基地生产许多现代生活必需的关键原材 料,并雇佣了 10,000 名员工,包括配套服务人员。
Jim Ratcliffe 爵士指出:“天然气账单比美国同类 工厂高出 1 亿欧元。而电费账单比美国高出 4000 万 欧元。而且碳税账单正在攀升,接近令人震惊的 1 亿 欧元。”
从经济角度看,化工行业是欧洲皇冠上的明珠 之一。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化工行业对欧洲经济的成 功至关重要,创造了约 1 万亿欧元的收入——规模与 汽车行业相当。
但 Jim 爵士警告称,由于能源成本和碳税压力,该 行业正面临消亡。
他表示:“该行业深陷危机,与美国相比劣势巨大。 这不是在为未来的增长投资,而是在为生存而挣扎。”
Project ONE 建成后,它每年将生产近一百五十 万吨乙烯——乙烯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化学品之一, 也是服装、药品、汽车轻量化零部件、风力涡轮机润 滑油、天然气管道和食品包装等众多产品不可或缺 的原料。
但是,用于在欧洲裂解炉中转化为乙烯的乙烷气 体将从美国运往欧洲,因为将其运输到欧洲的成本比 在欧洲本地购买还要低。
INEOS Project ONE 首席财务官 Jason Meers 表 示:“这对欧洲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改变。它将为安特 卫普的化工产业集群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将增强整 个欧洲化工行业的韧性。”
该项目也是一代人以来欧洲化工行业最大的一 笔投资。
几十年来,从没有人在欧洲化工行业投入如此巨 额资金,大家选择的都是美国、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
然而,INEOS 希望其在安特卫普的投资将能够帮 助扭转这一趋势,终止衰退局面,并助力提升行业的 竞争力。
但 Jim 爵士表示,各国政府也需要发挥应有的 作用。
他说:“我们所有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在计划撤离欧 洲,因为政府一次又一次未能采取行动。这一政策的 后果是,欧洲将从美国和中国
他说:“我们所有的主要竞争对手都在计划撤离欧 洲,因为政府一次又一次未能采取行动。这一政策的 后果是,欧洲将从美国和中国进口所有原材料,而这 两个国家将从中获益巨大。”
他呼吁欧洲废除碳税,为工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的 能源,并激励增长与清洁技术发展。
他还希望欧洲能够实行类似美国的关税政策。
他指出:“在实施这些变革期间,我们需要关税壁 垒,否则将一无所有。所有人都在离开欧洲,这是我在 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的。”
Jim 爵士表示,欧洲的政策存在缺陷。
他最近致欧洲政界人士的公开信,延续了他此前 在 2014 年 5 月向时任欧盟主席若泽·曼努埃尔·巴 罗佐 (José Manuel Barroso) 发出的类似呼吁,以及 在 2024 年 2 月对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 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发出的警告,当时他警告 称欧洲正在梦游般地将其化工行业、就业岗位和投 资外移。
当月早些时候,包括 Jim 爵士在内的 73 位行业 领袖向冯德莱恩女士和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 (Alexander De Croo) 提交了《安特卫普宣言》,呼吁达 成一项欧洲工业协议。
该宣言呼吁达成一项工业协议,以补充“欧盟绿 色新政”(EU Green Deal) 并保护欧洲的高质量就业 岗位。
此后,已有来自 25 个行业的 1,308 家组织签署这 一力图重振欧洲工业格局的宣言。
今年二月,在《安特卫普宣言》发布一周年之 际,400 位商界领袖齐聚安特卫普,与冯德莱恩女士商 讨《清洁工业协议》,并呼吁欧盟各成员国元首在全欧 盟范围内采取紧急行动。
INEOS Köln 是欧洲最大且最先进 的综合性石油化工基地之一。但其 能源与碳税成本相比美国同类型工 厂堪称天文数字。
€100M
INEOS Köln 的天然气账单 比美国高出 1 亿欧元
€40M
INEOS Köln 的电费账单 比美国高出 4000 万欧元
€100M
INEOS Köln 的碳税成 本正攀升至令人震惊的 1 亿欧元
“通过去工业化来实 现欧洲脱碳是愚蠢的。 我们失去了就业机会 和安全保障,而二氧化 碳(CO2)最终还是会飘 回欧洲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