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 INEOS 的命脉。如果没有能 源,INEOS 将不复存在,而世界也将难以为 继。能源帮助世界各地的 INEOS 工厂维持 运转,同时也为生产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 产品提供了原材料。因此,INEOS 必须在真 正了解能源价值的国家进行投资,而美国 就是这样的国家。
不久前,INEOS Energy 宣布收购中海油能源控股 美国公司在墨西哥湾的油气资产。 这笔最新交易与此前达成的两笔交易一脉相承。 去年,INEOS Energy 收购了 Chesapeake Energy 公 司位于得克萨斯州南部 Eagle Ford 的大笔油气资 产。2022 年 12 月,公司还 署了一份协议,约定每年 向得克萨斯州阿瑟港的 Sempra Infrastructure 公司 购买 140 万吨液化天然气。 INEOS Energy 董事长 Brian Gilvary 表示:“三年 达成三笔交易。要是放在英国,哪一笔都不具备经济 可行性。”
目前,INEOS 对美国能源资产的投资已超过 30 亿 美元,为今后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rian 指出:“就能源投资而言,美国市场一直不乏 吸引力。历届美国政府都明白可负担、长期安全的能源 供应有多重要,因此美国的财政政策相对稳定。” 受益于二十世纪 50 年代以来迅速增长的页岩油 气投资,美国的能源供应日趋稳定,并在 2011 年首次 摘掉了能源净进口国的帽子。 今天的美国已经能够获得世界上最便宜的能源,
他们的制造业因此具备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实 力。 Brian 表示:“要实现能源转型,美国是一个 不错的起点,因为天然气将成为过渡燃料并取 代煤炭。而且,美国的经济相当健康,能够通过《 通胀削减法案》为碳捕集和可再生能源投资提 供支持。”
发展迅速的亚洲经济体也深知能源和能源 安全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也许进步神速,但仍 然投入巨额资金新建燃煤发电厂,目的就是确 保电力供应安全。目前,中国运营中的燃煤发电 厂超过 1,150 座。 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煤炭产量 达到创纪录的 89 亿吨,而中国、印度和印度尼 西亚三国就贡献了其中的 70%。 煤炭在中国能源供应中的占比达到 53%。
Brian 说:“世界各国的政策制定者纷纷试图 通过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方式来推动经济朝着 净零排放转型,而中国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电 动汽车市场之一却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煤炭 来推动增长,这其中的深意值得品味。” 不过,他认为这个现象并没有引起重视。 Brian 指出:“快速增长的亚洲经济体注重 以低成本能源来推动就业和增长,而欧洲的方 法则侧重于‘净零排放’,而且似乎不惜一切代 价。”
他警告说,如果没有补贴,投资建设新的能 源产能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可能带动通胀,因此 并不具备经济性。
他还表示,这个领域能够取得进步的速度 也有限。
他说:“在不了解能源供应安全和基础能源 的情况下贸然推动为期数十年的环保议程,这 样的能源政策可能铸成大错,德国就是一个例 子。”
2011 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之后,德 国几乎关停了所有核电站,还重新开始进口煤 炭来填补俄罗斯天然气的缺口。Brian 说:“俄乌 冲突爆发后,德国不得不增加了煤炭的使用,这 对二氧化碳排放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Baker Institute 近期发表的一份报告也谈 到了德国“错误的能源政策”。 报告指出,能源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意 义重大,而德国错误的能源政策已经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Brian 表示:“在主要发达经济体当中,德国 目前是经济表现最糟糕的国家之一。” 欧洲大陆和英国的电价眼下处于全球最高 水平。
不过,Brian 认为,如果英国政府新成立的大 英能源公司能够效仿中国和美国充分利用各种 能源的做法,英国的前景将有所好转。
他说:“均衡的能源策略需要和能源转型保 持同步,这样才有助于行业保持竞争力、避免能 源成本上升并为国库提供稳定的税收。”
大多数工业实体都相信,未来几十年人类还 离不开油气,但对英国北海油气资源的投资已 呈下降趋势。
Brian 表示:“最近几十年来,政府在石油收 入税问题上摇摆不定,而不稳定的财政政策严 重削弱了工业。”
“随着油价上涨,石油收入税一度高达 78%,让所有投资者望而却步。” 新冠疫情结束后,油价最高曾涨到每桶 120 美元,跨国巨头们因此赚得盆满钵满,这是石油 行业“暴利税”飙升至 78% 的主要原因。 此后油价虽然接近腰斩,但暴利税依然维持 在高位,导致投 者远离北海,转而寻求世界各 地的其他投资机会。
Brian 说:“在媒体狂热的推动下,上届政 府匆忙出台‘加税’政策,但没有为后续油价下 跌的可能局面设立任何降低税率的安全网或 门槛。”
根据现行制度,英国目前 78% 的离岸油气 资产归政府所有。
他表示:“财政部很快就会看到这些资产开 始贬值,因为持有剩余 22% 资产的企业为了维 持自身的产量和价值会暂停大额投资。 关键问题在于,从中长期来看,财政政策 过紧会导致税收减少。尽管这是政府当时不得 已的选择,但企业会对政府发出的信号做出反 应。”
为了实现气候目标,英国政府已决定投资大 约 220 亿英镑用于实施与能源、工业和制氢相 关的碳捕集和碳封存项目,INEOS Energy 对此 表示欢迎。
Brian 表示:“国际能源署已经明确指出,我 们要杜绝的是化石燃料产生的排放,而不是化 石燃料本身。从长远来看,这笔投资将帮助我们 利用化石燃料来生产能源,同时减少由此产生 的二氧化碳排放。”
不过,他也希望大英能源公司在追求净零 排放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可靠基础能源的重 要性。 他说:“在人类破解储电难题之前,风能和太 阳能不可能成为基础能源。从经济性的角度来 看,绿氢要成为基础能源也还有几十年的路要 走。如果没有可靠的基础能源, 电和电网承压 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无论如何,INEOS Energy 都会继续从美国 进口液化天然气到英国。 Brian 说:“与液化天然气生产相关的所有税 收都将在美国缴纳。如果我们在英国生产这些 液化天然气,英国财政部本来可以获得属于他 们的这笔税收。”